2025年化工行业十六大展望

  • 浏览次数: ...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1-02

景气周期、赛道成长风格机会涌现

化工是整个市场中稀缺的产业链足够长、下游应用足够广的板块。当下,整个化工板块已经囊括了569只标的,是诞生机会的沃土。我们复盘了化工过去十四年的代表性机会,总结出景气周期、赛道 成长、放量成长、价值红利四种投资风格,分别对应价、估值、量、 分红四个关键因子,可划分于四个象限,形成一套独特的框架体系。

展望2025,我们认为化工需要重视:景气周期:一方面,化工周期板块受益于供给增速的下行,盈利 能力筑底回升;另一方面,我国化工装置相比欧美更新、更先进, (历经前些年欧洲能源危机等事件后)欧美产能的退出更是使得 部分子行业跑步进入拐点。赛道成长:受益于人工智能、新型显示、“新基建”、合成生物学等 新兴产业的驱动,在市场活跃时期享受估值弹性。

图片

供给增速下行,化工迎接破晓

我国化工品销售额已占到全球的45%(2022年), 许多化工品已经供应了全球过半的需求,出口 红利、整体需求增速都开始边际放缓。在此背 景下,化工的供给周期已经成为判断盈利周期 更为关键的因素。复盘基础化工供给增速与毛利率的联动规律, 我们发现:历史上基础化工供给增速与板块毛 利率有较强的反向联动性。  我们认为,当下有望成为新一轮化工周期的起 点。截至三季报,基础化工供给增速整体处在 下行通道,化工正在酝酿下一个景气大周期。事实上,年初至今,许多化工细分子行业已经 开始进入盈利拐点。展望2025年,板块整体毛 利率有望筑底回升,化工有望迎接破晓。

图片

原油震荡带来石化板块配置窗口

油价震荡背景下,石化板块有望迎来战略级配置机遇。在油价上行阶段,石化板块往往可以实现优异的相对表现。以2014-2015 年的彼轮牛市为例,在前期油价下行阶段,化工整体表现弱于大盘。而在油价上行阶段(2015.3.17-2015.6.12),WTI油价上涨 38%,石化板块上涨121%,实现了领先于上证指数(+47%)的亮眼表现。近期,在地缘、供给、需求均存在变化因素的背景下, 油价波动的可能性增大。我们认为,若油价(在超跌或盘整后)进入阶段性上行,石化板块有望迎来战略级配置机遇。

2024下半年,宏观面指向原油需求走弱。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以5月高点51%为分界,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,宏观面指向原油需求 承压,汽柴油裂解价差下半年快速走弱。油价在6月OPEC宣布延长减产后,短期上冲后再度回落,需求疲软与OPEC宣布将转向增 产是三季度油价回落的主要因素。美联储加息通常目的为:抗通胀、防止过热、货币正常化,后两种情况油价通常表现较好。然而,降息周期中无论衰退与否,油价均相对承压。待基本面企稳后,油价多头胜率更高。无论是预防式降息或是衰退式降息,虽 然有其他因素所导致的油价上行情况,如1989年降息后海湾战争(1990年)导致油价短期冲高,2007年投机头寸、美元指数下行 等因素导致油价创历史新高,但整体而言降息初期油价押注上涨的胜率偏低,待经济基本面企稳后是油价多头更加舒适的投资区间。

EIA预计2025年全球非OPEC原油增量主要来自“美洲四国”,其他地区则将扭转2024年的减产局面。根据EIA最新短期能源展望, 预计2024年全球非OPEC地区新增原油产量为69万桶/天,2025年将增至162万桶/天,其中美国、加拿大、圭亚那、巴西四国贡 献71%,圭亚那原油产量自2020年开始放量,EIA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77万桶/天。其他国家则因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阿塞拜疆、 阿曼四国在OPEC+减产协议内,导致 2024、2025年产量增长出现逆转。剔除OPEC+四国的影响后,预计2024-2025年非OPEC原 油产量分别增加120、145万桶/天。同时我们提示:若油价下行,美国原油产量增幅或不及预期,原油供需格局或将发生变化。

“新基建”深入,西部水电、核电、港口三箭齐发

我国正在经历由传统基建加速转向“新基建”的发展阶段,本土岩土工程龙头迎来历史性机遇 。岩土工程数千亿市场,诞生出欧美Keller、BAUER等全球化巨头,以及日本RAITO工业等本土巨头。日本是高端化岩土工程产业 发展的先行地,RAITO工业仅靠日本国内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59亿、利润5亿,股价16年上涨21倍,其崛起具有借鉴意义;过去我国岩土工程市场分散,以地产业务为主,需求放缓,竞争红海。未来“新基建”的发力有望推升我国岩土工程龙头加速诞生。中岩大地是我国岩土工程龙头(目前仍以岩土工程作为核心业务的少数上市公司之一),依托核心技术(SJT超级旋喷)+核心材 料(软土固化剂,国家标准制定单位)进军核电、港口码头、水电等国家重点发力领域。目前,公司已中标中核金七门核电站1、 2号机组岩土项目,并与徐圩核电站业主推进合作意向。

图片

核电投资加码:“十四五”核电定调积极,2022-2024年机组核准数分别为10、10、11台;11月28日,中国核建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签 署《关联交易框架协议》。其中2022-2024年关联销售预计额为250亿元/年,2025-2027年关联销售额预计额为480亿元/年;优质地段稀缺催生百亿岩土工程市场:过去核电站主要建设在基岩上,随着优质地段愈加稀缺,未来核电核岛、常规岛、BOP越来 越多建在海泥中,岩土工程体量有望迎来数十倍量级增长(现阶段单台机组岩土工程价值量约15亿,年化10台即150亿市场);岩土难度升级,壁垒高企:核电站安全要求不允许沉降,核岛/常规岛联通BOP下部管道错综复杂,地基工程、桩基工程壁垒极高。加上核电供应体系本身封闭性强,我们认为核电岩土工程有望维持优异的行业格局。

维生素超级景气有望再现

维生素:VE有望启动第二轮上行、叶酸有望进入时隔十年之久的景气周期(持续观察)、生物素具备向上潜力。看好浙江医药、 关注圣达生物。DSM欲剥离动物营养板块,作为维生素最大下游,具备强维生素涨价接受能力。维生素下游环节为预混料,DSM是国际预混料龙 头,配套上游维生素,通过维生素涨价可扩张预混料份额;2024年2月,DSM公告计划将其动物营养板块剥离。然而,由于过往一 段时间维生素价格低迷,DSM该部门2023年陷入亏损,核心产品VE价格上行有助于DSM动物营养部门盈利回升。

VE已经进入自2008年以来的新一轮超级景气。安迪苏的退出是2007-2008年VE的超级景气的重要催化,当时VE价格由2007年上半 年约38元/kg最高上涨至2008年6月275元/kg。VE是大体量维生素品种,景气来临时对厂商盈利弹性巨大。全球VE粉需求约16万吨,体量显著大于VA需求2.7万吨(50万IU)、 VD3需求0.8万吨、VK3需求0.6万吨。受益于VE上一轮超级景气,浙江医药200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18%、2005-2010年股价上涨超 20倍。

图片

新疆煤化工继续加码

铁路运费、海运费、港口运杂费、装卸费等各项费用占到最终煤价的五至八成,制约了疆煤的发运规模。在新疆本地配套煤化工、加大 在地消化成为了新疆煤发展的不二之选。

外运至甘肃/青海:疆煤外运相较于晋陕蒙煤源具有绝对的经济竞争力,且相对于山西煤源竞争力最强。但甘肃、青海的煤化工在 建或规划项目相对稀少。外运至川渝/宁夏/华中/秦皇岛等沿海地区:吨煤市场价高于900/700/900/1100元时,疆煤直接外运才更具经济性。

全球化工品贸易格局在激荡中重塑

美国或对从我国进口的化工征加关税,直接影响到部分高对美出口占比化工品。我们整理了千余种化工品2023年的出口金额、数量情况,按照对美出口数量或金额占比超10%、绝对金额达到一定规模(2亿元以上) 两条标准进行筛选,结果表明MDI、三氯蔗糖等代糖、VC/VB等饲料添加剂是对美出口金额大、比例高的典型商品。  全球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强,或将间接重塑化工品的贸易格局。除直接影响外,美国对全球其他化工品生产国也存在加税倾向,间接影响全球化工品贸易格局。以化肥为例,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的氮磷 钾肥进口国,存在对加拿大、摩洛哥等主要出口国加征关税的可能性,出于利益考量,生产企业难免会调整向各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比 例。若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,全球化工品贸易格局或将重塑。

锂电:部分主材回暖,固态电池材料发展加速

负极行业集中度高且相对稳定。根据GGII,在2020-2023的4年时间里,负极材料CR10份额稳定在88%;2024H1行业固定资产增速“断崖式”下降,负极环节有望回暖。贝特瑞、杉杉股份、璞泰来、尚太科技、中科电气、翔丰华,6家 公司合计固定资产增速在2020-2023年分别为25%、42%、45%、36%,标志着行业实际供给的高速增长;而来到2024H1,6家企业 合计固定资产相较2023年底的增幅“断崖式”下降至4%,而在建工程仍维持在21%的高水平,产能规划与实际落地错配加剧;行业盈利触底+下游招标提价+排产需求预期乐观。

图片

AI“铜连接”材料放量加速

英伟达推出GB200及配套机柜,助推柜内铜连接渗透 。2024年3月,英伟达在GTC大会上发布了AI芯片GB200以及与之配套 的NVL72/NVL36机柜,首次将铜缆引入机柜内连接中。同时,AEC渗 透有望带来铜连接材料需求量提升。铜连接具有低成本(整体成本为光连接的1/9)、低功耗、低延迟等 优势,在短距离传输内能满足高速互连需求,具备渗透潜力。

铜缆在GB200中的应用:背板线、内部线 。背板线:用于连接计算托盘与交换托盘,在机柜背面呈现数千根DAC 束装线,是铜缆在英伟达服务器中最核心应用场景;内部线:主要为托盘内各类overpass跳线。

图片

中尺寸渗透加速,OLED材料国产化快马加鞭

2023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已增长至424亿美元,出货面积占比仅6.8%,渗透空间仍巨大。OLED下游主要为小尺寸手机,中尺寸渗透率不足2%:2023年全球OLED平板电脑渗透率约1.4%,笔记本电脑渗透率约1.9%。苹果路线变革催化,中尺寸OLED面板渗透加速 。2024年5月苹果首次推出搭载OLED屏幕的中尺寸产品2024款iPad Pro,标志着OLED正式进入中尺寸第二渗透曲线;国内OLED面板厂加速布局,或实现弯道超车。截至2024年Q1,中国厂商OLED出货量份额达到49.7%,较一年前的36.6%大幅提升, 反超韩国成为世界第一。2023年年底以来,京东方、维信诺陆续公告投资建设8.6代中尺寸线。

积层箔产业化推进,快充、数据中心应用可期

积层箔是相对于腐蚀箔的一种增材制造电极箔的新工艺,通过直接烧结铝粉(而非腐蚀铝箔)的方式构造出三维立体孔隙结构,进而 直接提升产品比容。用积层箔制备的电容器体积大幅节约,尤其适用于满足大数据中心等追求高容量、小型化的场景。

相较传统腐蚀箔,积层箔有两大突出优势:比容增长接近天花板的产业难题。更环保:传统腐蚀箔需要用强酸、强碱腐蚀,不环保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处置成本;  更高效:积层箔产品的比容比传统化成箔高20%-40%,在相同容量下的积层箔电容器体积可缩小20%。

SAF:迎来需求强力催化

欧盟要求2025年SAF强制掺混比例提升至2%,国内政策也密集出台。航空业对燃料能量密度要求较高,采用液态燃料SAF(生物航 煤)是目前最可行的减排手段,IATA(国际航协)预计SAF将为航空业2050净零排放目标贡献65%的减排量。近年来,全球SAF支持 政策持续出台,欧盟已通过 ReFuelEU 法案,要求欧盟机场向飞机运营商提供的燃料中必须含有一定SAF,2025-2030-2050添加比例 目标分别为2%-6%-70%。此外,英国、印度等国也明确了SAF强制掺混比例,国内近期亦有鼓励政策出台。 

当下SAF在航空煤油渗透率极低,空间巨大。根据IATA,2023年全球SAF需求超过50万吨,预计2024年将达到150万吨(渗透率 0.39%),再根据2030年碳排放减少5%的目标,2030年SAF需求将达1400万吨。另根据中国化信咨询,假设2025年欧盟添加比例为 2%、美国添加比例为1.5%,2025年SAF消耗量将超过300万吨。

乙烯大周期渐行渐近

未来全球新增乙烯产能将由中国与中东主导,预计2025-2027年产能增长仍将超越需求。根据S&P Global,2020-2024年,全球乙 烯新增产能达4500万吨,其中2500万吨来自中国,在此期间全球需求增长较为低迷。2024年全球新增产能大幅放缓,但2025年后 将再度恢复增长,预计2025-2028年全球乙烯新增产能约3000万吨,其中中国、中东地区将在新增产能中占据主导地位,S&P Global数据显示,相较全球500-600万吨的需求增量来看,2025-2027年全球新增产能仍略超需求增长。

高温超导材料发展,助力可控核聚变产业化

“高温超导”是“低温超导”的升级,大幅节省成本、提升磁通量,可用于可控核聚变。超导材料分为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,临界温度在40开尔文(-233℃)以下的为低温超导,以上的则为高温超导。据Global Market Insight,2022年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约109亿美元,预计2032年达292亿美元,其中低温超导较成熟,占据85%以上份额;相比低温超导,高温超导可将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体积、造价缩减约50倍。

低空经济、机器人产业蔚起,轻量化材料受益

国家将“低空经济”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发展。根据赛迪研究院,2023年,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, 预计到2026年,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。我们认为,工业无人机在应急救援、大载重邮政运输、石油勘探、森林消防、海岛/高原边防 物资补给以及部分特种领域中的应用大有可为。其中,飞控系统与机型设计是重要因素,因此,我们建议关注拥有飞控系统优势的低 空标的。

图片

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始于2021年,三年来进步明显,呈现出轻量化趋势。2023年12月特斯拉发布了Optimus Gen-2的展示视频,相比于 第一代 Optimus人形机器人,第二代Optimus进步明显,速度快30%、整体重量从73kg减少到63kg,重量减轻10kg。我们建议可结合机 器人板块投资节奏,关注机器人骨架、关节、皮肤等部位相关材料(如PEEK、复合材料)标的的阶段性投资机会。

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应用多点开花

我们把合成生物学可以生产的产品分成了能源、化学工业、食品、美妆护理、医疗五个应用领域,然后按照合成生物学潜在的三个优 势:成本、性能、环保来进行对比。其中,食品、美妆护理、医疗等领域产品单价相对较高,产业化应用已多点开花。

 

此为报告精编节选,报告原文:《基础化工-国盛化工2025十六大展望-国盛证券[杨义韬,尹乐川,王瀚晨,宋雪莹]-20241217【57页】》

电话:0393-2060955    18939353366      

邮箱:zkhsjy@163.com

邮编:457005  

地址:中国•河南省濮阳市金堤北路智慧岛大数据生态园B17号楼(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及工业设计研究院)
中科化(河南)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    中科化(河南)安装有限责任公司©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 Reserved